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方山永固陵是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

发布时间:2018-08-21 人气:

  整座陵墓造于山顶玄武岩上,封土堆现高 22.87 米。呈圆形。墓底为方形,南北长 117 米,东西宽 124 米。墓室坐北向南,建于封土堆的中心,为砖砌多室墓。建制基本沿袭东汉,底方上圆。在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高22.8米,前有环绕回廊的方形佛塔基址和平面长方形的建筑物基址。地宫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全长23.5米。前室平面呈梯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后室南北长 6.4 米,东西宽 6.83 米,四壁稍向外弧凸,墓顶为四角攒尖式,高达 7.8 米,顶心嵌有雕莲花图案的白砂石。连接前后室的甬道呈长方形,均用青砖砌成,过道前后的石门框上,有莲瓣、朱雀和赤足童子浮雕,为北魏石雕精品。冯太后棺椁放置在后室。为防盗掘,墓门由条砖封闭,还特意在墓道内堆积大量石块,在甬道内设置封门墙。整个地宫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砖就达二十余万块,每块砖重约35千克,棱角整齐,扣之若金石声。 
  陵园现存有基底呈方形的坟丘,表明其采纳了西汉帝陵方上的封土形制,摒弃了鲜卑人早期“潜埋”的胡俗。坟丘以南是平面呈长方形永固堂遗址,它是永固陵的祠庙建筑。永固堂内外四侧尚有石屏,这一做法为后世帝王陵所汲取。永固堂之南是周绕回廊的方形塔基遗迹思远浮屠,思远浮屠之南为灵泉宫池遗址。
  方山永固陵是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的西寺儿梁山(古名方山)南部,系冯氏携孝文帝同游方山时自择。陵墓始建于孝文帝太和五年(481),经8年建成。太和十四年(490)冯氏死,同年入葬,称“永固陵”,它是北魏王朝对汉化政策矢志不疑地推行的一个明确的政治符号。其布局特点是墓地与佛寺相结合,这种作法影响到北朝晚期的陵墓。该墓自金代开始,屡遭盗掘破坏,墓内还留有金正隆和大定年间的题记。1976年,大同市博物馆进行了清理,出土了残石俑、铁矛、铁镞、铜簪、玻璃小杯等物和一些陶器残片。
  永固陵为弧方形双室砖墓,由墓道、前室、过道和主室构成,总长23.5米,每单室平面近方形,四角攒尖顶,四壁呈外凸弧线形。墓道内有为防盗而填塞的石块,这种做法亦出现在后世的唐代帝陵与南唐二陵之中。在陵中门洞、通道、券顶有大量的石雕,与云冈石窟中部窟群在题材和手法等艺术特征上极为相似,表明永固陵的建筑风格受到当时流行的佛教的影响。
  永固陵在历史上先后三次被盗掘,金正隆年间,盗墓者从西北方打洞进入墓室,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金大定年间,盗墓者再次进入墓室,前室的铺底砖全部被盗,随葬的大小石俑、石兽有的被盗走,有的被破坏。清光绪年间,永固陵第三次被盗,墓中残余物又大都被盗走,所剩无几。
1976年大同市博物馆与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一起对方山永固陵进行发掘。经清理,出土了铜簪、骨簪、铜箭镞、铁矛头、残石俑、料环、丝织品残片、陶瓷器碎片。陵墓甬道的石券门雕刻精美、线条流畅、技法纯熟,四件虎头门墩,姿态雄健,造型奇特,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