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汇成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文化交融的古城

发布时间:2019-03-13 人气:

  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2014~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渠县历史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连续五年系统性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4000平方米,已清理各类遗迹438处,主要包括墓葬44座、水井11口、灰坑331个、城墙2段、城门1处、房址4座、沟37条、窑6座等,出土1000余件战国晚期至六朝时期重要遗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出土了“宕渠”文字瓦当及竹木简牍。10余枚“宕渠”文字瓦当明确郭家台城址的性质,100余枚竹木简牍为我们全面了解汉晋帝对郡县一级的管理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提供了新材料。
  两汉时期,城坝遗址所处的川东北地区被纳入国家体制内,逐渐接受汉文化,形成一种新的地域文化,呈现出渠江流域晚期巴文化的复杂性和交融性,其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反映了其特殊的地理空间和政治空间内复杂的族群关系。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探讨秦汉帝国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及其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材料。
  在此基础上,考古队基本厘清了城坝遗址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区,即由城址区、津关区、一般聚落区、窑址区、墓葬区、水井区等部分组成,并初步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城坝遗址“郭家台城址”的木构排叉柱砖砌门洞、街道的发现在全国少见。而其由石材构筑而成的大型建筑基址,在汉晋县城遗址考古中也极为罕见,为中国汉晋城址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另外,处于渠江右岸的津关遗址是国内目前仅见的水路关口遗迹。该津关从西汉中晚期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且各个时期的构筑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于了解汉晋帝国的水路关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研究员点评:城坝遗址大量简牍以及瓦当的发现证实了汉王朝设立郡县后对当地的管理十分有效,为探索秦汉帝国对西南地区的开发、经营和管理提供了很重要的实物依据。这种将县的名字作为瓦当文字的情况极为少见,瓦当的纹饰特征显示它一方面接受了汉文化影响,一方面保留了地方特色。这为汉文化的扩展和汉夷文化的互动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另外,他指出津关遗址的调查发掘十分重要,同时在遗址中出土的简牍的发现也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城坝遗址的发掘内容非常丰富、资料十分珍贵,意义十分重大,这与他们强烈的课题意识、明确的学术目标、科学规范的田野考古以及周密计划之下有步骤的发掘推进密不可分。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