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机:13316928767
微 信:572125708
邮 箱:tanbao918@126.com
地 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大冲社区华润置地大厦B座1104
记者近日获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西藏阿里发现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古迄今为止发掘的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洞穴遗址。 据了解,当地牧民曾在两处洞穴内圈羊,洞内文化层不同程度受损。为进一步...
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博物馆了解到,经过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8个月的考古发掘,位于华容县东山镇的七星墩遗址被确定为目前湖南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该遗址的双重城壕结构在湖南尚属首次发现,对研究史前城址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七星墩遗址应...
距今10万年左右的欧亚大陆,主要生活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及其他类型的古老型人类,同时,在一些地区也发现有早期现代人化石。近期报道的许昌人头骨化石(~12.5-10万年,晚更新世早期),则向我们揭示了存在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兼具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与...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发布西安马腾空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包括东周时期的秦人聚落与墓地、秦末汉初的青铜器窖藏,并首次在陕西关中地区发现仰韶晚期环壕聚落,为了解浐河中上游史前、东周、秦到隋唐时期的文化面貌增添了资料。 东周文化层内,居址区和墓地南...
2017年7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对位于三门峡市高铁南站的初级中学项目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了15座古墓葬。其中一座唐代墓葬虽然被盗,但仍出土釉陶俑27件,是这次考古发掘最大收获。 该座唐代墓葬编号为M9,坐北朝南,方向为...
过三年考古工作,青塘遗址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态、环境变迁与史前文化演进的关系、现代人行为复杂化的全面反映等等,这些重要收获系统展现了中国南...
为切实加强嘎尔琼拉康吐蕃石碑文物的保护利用,根据西藏自治区政府领导批示,自治区文物局高度重视,由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专家组,自2018年11月中旬起,历时20多天,对嘎尔琼拉康吐蕃时期石碑进行考古清理。目前,野外考古清理工作已顺利完成,正进行...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透露,考古人员对西安马腾空遗址部分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首次发现关中地区仰韶晚期环壕聚落。马腾空遗址文化层堆积可分六层,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始,经东周延续到隋唐及以后明清等不同时期。 东周文化层是本遗址堆积最厚、遗存最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