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6-20 浏览次数:
2016年,临沂市文物部门在勘探过程中,于凤凰岭遗址的西北边缘发现了有地层依据的细石器标本。201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临沂市文物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300平方米,发掘深度1~1.5米左右。本次发掘确认了埋藏细石器遗存的原生地层,出土了比较丰富的石制品标本。
本次发掘出土石制品400余件,主要分布于发掘区的西南部。石制品类型丰富,包括石锤、普通石核、细石叶石核、普通石片、细石叶、石器、断块和残片等。原料的岩性主要为变质砂岩、燧石、石英和石英岩等。石锤主要为石英岩类的砾石直接使用而成,打击痕迹明显。石核类以细石叶石核最具特色,均以燧石质的小砾石为原料加工,形状不固定,多为块状和片状,尺寸很小,最大长一般在2厘米左右,台面和剥片面远端有修理,剥片面上的片疤细小;与之相对应,出土的细石叶也很细小,宽度多小于0.5厘米。石器以刮削器为主,尺寸较大,一般在5~8厘米,加工精致,多为单面加工;另外还出土有少量锛状器和矛头状两面器。这些石器多以变质砂岩的石片为毛坯制作而成,加工精致,形状规整,尺寸较大。
凤凰岭细石器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凤凰岭街道王黑墩村村东的高岭上,该高岭为沂河与沭河之间的一处高出周围地面10~20米的土岭。凤凰岭遗址是山东省发现的第一处细石器遗址,它的发现掀起了鲁南—苏北地区细石器文化发现和研究的热潮。遗憾的是,遗址主体地层因兖石铁路建设取土而被破坏,高岭变成平地,遗址的地层与年代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上一篇:互补型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