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8-14 浏览次数:
三国时期,青瓷器在产量、种类和质量上都比东汉时期有明显提高。当时青瓷器主要产地包括现在浙江宁波、绍兴、温州及金华等地区,其原料为一种含石英、高岭、绢云母类型的伟晶花岗石风化后的岩石矿,风化程度高,含有较多的高岭石矿物。这种瓷土含铁量较高,是烧造青瓷器的理想原料,与石灰石配制而成的石灰釉,光泽好,透明度高。这件烛台釉色匀净,充分显示出这一时期在烧造青瓷器的原料选择上的重大进步。而卧羊整体塑造简练,局部刻划精细,将羊的驯顺特性凸显无遗,反映了这一时期在烧造青瓷器的艺术化方面的追求
东晋,长17厘米,宽14.7厘米。1976年江苏省镇江市象山园艺场出土。现藏镇江市博物馆。青瓷羊形烛台出现于三国,东晋盛行,照明点都在羊头上。此烛台的羊形作昂首跽伏状,羊角弯曲且缠着双耳,较丰满的身躯,施以润厚的青绿色釉,别具匠心的褐斑彩巧施于圆睁的双目,神情中透出几分惊奇,而微张的口作吐舌状,放佛咩咩有声,静中寓动,使瓷羊平添了生气。
上一篇:曹操墓高陵陵园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下一篇:古蜀文明考古遗址研习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