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深圳汇成探测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金缕玉衣幻灭的不朽梦苍璧礼天何以藏身

发布时间:2018-05-29 人气:

  汉代的玉衣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按照《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东汉时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等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而刘胜仅是诸侯王,死后的殓服用的却是金缕,这可能是西汉时对使用玉衣还没有严格的定制,或者是破格的待遇也说不定。封建贵族穿戴玉衣的目的是尸骨不朽,但是在刘胜的墓发掘后,玉衣里的尸骸早已化为灰烬,只剩下一些牙齿的珐琅质外壳和碎骨残渣。或许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凡生命之属,皆不能不死,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中掩盖对死亡的恐惧。
  东汉青玉二龙衔环谷纹大玉璧于1969年出土于东汉第六代中山王刘畅的墓中。玉璧通高30.5厘米,直径24.4厘米,厚1.1厘米,体型硕大,用青玉雕制。玉质半透明,表面有温润、明亮的光泽,局部沁蚀处泛红褐色。璧之内外边缘为素面宽带,肉面饰规整的谷纹。上部透雕二龙衔环钮,两侧各透雕一龙为耳,以阴刻线勾勒龙口、鼻、眼、耳及足爪。龙纹刚健有力,寓意皇族子嗣强健兴盛,反映了所有者的身份与地位,有繁荣富强、圆满吉祥之意。
  古代王侯基本上都会幻想长生不老,灵魂永存,所以他们千方百计的寻找长生不老药,而且将此希望寄托于死后的尸体,他们相信“玉能寒尸”,为使他们的尸体不朽,他们用昂贵的玉衣作殓服。玉衣是古代皇帝和高等贵族死后专用的葬服,史书上也称之为“玉匣”,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体现了穿戴者的身份和等级。
  璧面采用减地凸雕技法,充分表现了谷粒的饱满与浑圆,且排列有序,象征的是五谷丰登。根据满城刘胜之墓的考古经验,以及该玉璧夹杂在玉衣片之中的被盗现状,这件玉璧应该放置在死者刘畅的胸部或背部。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常用的礼器。在他们认为天圆地方的时代,天属青色,所以“以苍璧礼天”。玉璧在当时既是高贵的礼器,同时也是诸侯王之间相互往来的重要凭证和权力的象征。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又相信玉可以存身,因此玉璧多用于随葬,以保护尸体不腐。
  两汉的殓葬观念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天子王侯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天上人间的永恒快乐,千方百计的想羽化成仙,并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以备身后享用。由于玉器在汉代以前就与政治,天地,鬼神连接在一起,加上汉代巫鬼思想的盛行,汉代对玉的认识和鬼神的思想牢固的连接在了一起,出于对死后尸身不朽的渴望,以及神仙不死的向往,引发了汉代玉器的重大变化,他们认为玉有灵性,并迷信“金玉在九窍,精神不死”的说法,死后多用玉衣裹身,玉璧随葬,制造了大量的丧葬玉器,以保护尸体不朽,2000多年过后,零星的残骸遗骨却简明扼要的说明了一切。
  中山靖王的玉衣体型肥大,全长1.72米,由2498片玉片组成,用于编缀的金丝约重1100克。玉衣分头部、上衣、裤子、手套和足五部分。头部的脸盖上刻划出眼睛,鼻子和嘴的形状,腹部和臀部突出,裤筒制成腿的样。其妻子的相对于比较短小,公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刘胜的金缕玉衣制作水平极高,据考古人员推测可能是用人体模型设计的,按照人体部位的不同,玉片大小和形状也不一样,有些玉片背后尚能依稀辨别当时的编号,说明玉衣的制作是经过缜密的设计的。玉片加工非常精巧,缝宽一般在1—1.5毫米,穿孔的孔径极为细小,最大的孔径为2毫米,小得仅1毫米左右,孔壁规整,光滑无痕。玉料也很讲究,玉衣的上半身为黄灰色,编缀精致,所用金丝一般长4—5厘米,根据需求粗细不一,最细的直径只有0.35毫米,更为惊叹的是合股金线,用十二根极细的横断直径只有0.08—0.13毫米的金丝拧成,柔软结实又富有弹性。而且这件玉衣的玉料被鉴定为闪石玉,即软玉,与新疆的和田玉、青玉同属一类,因此,这件玉衣的玉料可能来自遥远的新疆,超凡的技艺和奢华的用料可见这件玉衣所耗费的的人力和物力。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