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深圳汇成探测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宫廷紫砂”应如何界定?

发布时间:2018-06-04 人气:

  江苏宜兴制陶的历史源远流长,1959年春,浙江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地区发现大量夹砂红陶、灰陶及黑陶,基本是手工捏制,而宜兴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其文化发展脉络以马家浜文化一脉相承,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宜兴成为白陶、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古窑址,出土大量紫砂茶具残片,以壶、罐类为主,年代经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考证为北宋中期。
  在2014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暨国茶文化成果巡礼集典美术馆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邀请了故宫博物院文物研究学者于富春,让其在现场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嘉宾代表讲授了皇家造办处制作紫砂壶的工艺以及鉴别紫砂老壶、宜兴紫砂纯矿等知识,并举行于富春集多年传承工艺精髓于一体的“圆梦壶”首发仪式,该壶品全部采用极为珍贵的黄龙山优质纯矿,将书画、镌刻、茶趣融入壶体,追求文人品茶赏壶的最高境界。
  而紫砂器进入皇宫,最有力的证据是1966年4月在江苏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出土了一把完整的紫砂提梁壶,是在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发掘的,这是唯一有准确年代可考的明嘉靖早期紫砂壶,但紫砂壶受到官宦文人和皇家的青睐与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有关,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改变了人们的饮茶方式,用壶泡茶之风兴起。所以推断紫砂器皿在明初就逐步进入皇宫,如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无锡文人王绂因善书被举荐进京,供职文渊阁,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是皇帝身边的宠臣。王绂所画《竹炉煮茶图》清代被火烧掉,继王绂所画《竹炉煮茶图》之后王问的《煮茶图》中的壶型与出土的吴经紫砂提梁壶大相径庭,可以证明,是这些官宦文人把紫砂壶带入皇宫。到了明嘉靖和万历时期,地方官员向宫中进贡紫砂器皿越来越多,不仅帝后妃嫔可以使用,宫中宦官也受之为宝。“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确为当时的真实写照。
  “宫廷紫砂”即指专门在宜兴定烧的紫砂素胎,再按照皇帝旨意和图样,或泥绘、画珐琅彩、髹漆、彩绘、描金等工艺所制作的紫砂器皿,专供宫廷使用,并不是所有收藏在故宫的紫砂器都可以称为“宫廷紫砂”。只有那些紫砂材质上乘、做工精致,特别是康、雍、乾三代,由清宫造办处专门按皇帝授意制作的紫砂器及精致的宫廷紫砂文房用品,方可称之为“宫廷紫砂”。
  宜兴紫砂壶品具有防腐透气之特性,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佳。清代宫廷紫砂,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代表,康熙钟爱珐琅彩,由宫中珐琅作匠师,在紫砂素胎上画珐琅彩,雍正、乾隆时期则流行紫砂壶上题诗并泥绘山水,由清宫造办处设计制作的紫砂壶画稿,是如意馆画家按照皇帝旨意绘制,采用泥绘、描金、髹漆、彩画、镌刻等工艺,使紫砂壶真正成为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富丽而精致。
  另外,活动主办方还在文博会主展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组织了于富春紫砂、宜兴紫砂展览,让现场爱好紫砂的观众一饱眼福。据了解,于富春从1976年就职于故宫,作为著名文物鉴定学泰斗朱家溍先生的学术研究助理,主要从事古代书画、宫廷紫砂器及传统工艺的鉴赏研究并负责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管理、研究工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是一位资深的文物、艺术研究学者。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