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深圳汇成探测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发现炳灵寺石窟

发布时间:2018-09-18 人气:

  炳灵寺的名称,渊源于藏语。“炳”藏语为“十万佛”,“灵”藏语为“州”,合起来就是“十万佛在此州”之意。在喇嘛教还没有主持这石窟寺以前,根据148号窟外题记记载,唐时称为灵岩寺,直至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仍然称作灵岩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5年)吴祯纂修的《河州志》开始有冰灵寺称呼,同时也称作灵岩山寺。《嘉庆重修一统志•兰州府•寺观》条中,才正式称作丙灵寺。
  在这些石窟中其中,炳灵寺石窟犹以北朝一期、盛唐、元明时期三段在中国各石窟群中更有特色,即:一、北朝一期,以169窟为代表,这已成为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初兴时期的最有代表性的洞窟而闻名遐尔。169窟位于大寺沟窟龛群的北端高处,距地面约45米,是一个高15米,宽26.75米,深19米形状不规则的天然洞穴。窟内造像和壁画是应不同功德主的要求先后营造而成,并无统一的规划,现共编为24号。窟内最早的龛像都是单身佛像,镌刻在正壁上部的12身(第18号),居中为一舟形浅龛中4米高的立佛,为石雕并用泥增塑。其左右多为圆券形浅龛中的坐佛,大小有别而形式雷同。这些造像风格古朴,是中国石窟造像中最早的作品。二、盛唐时期,是炳灵寺石窟的黄金时节,开窟造像最多,造像丰颐秀目,和悦恬静,显示了盛唐辉煌精湛的艺术成就。下寺的2/3以上(130多个)窟龛建于唐代,特别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它不但窟龛数量多,而且艺术水平达到了高峰。第64龛,高1.43米,宽1.46米,雕一佛二菩萨二天王,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可居于最完美的作品之列,雕凿时间为仪凤三年(678)。第49~58龛,是一组紧密相邻排列整齐的方形(或长方形)浅龛,由龛下造像记可知为永隆二年(681)所造,龛内雕阿弥陀佛坐像和二菩萨或单身观音菩萨立像。炳灵寺唐代菩萨造像成就突出,大多在高度概括的整体造型上,用简洁的线刻表现出运动中的肌肉起伏和裙褶变化。这种简便易行的处理手法,使大量小型造像也都能较好地刻划出菩萨丰腴健美的形体、温厚慈和的面容。第3窟内石雕中心方塔是建筑史的重要资料,就石窟形制而言也是全国罕有的实例。三、元明清时期,喇嘛教在西北兴盛,此时开窟造像之风已逝,但也改造重绘了一些洞窟,同时炳灵寺的宗教影响也愈来愈大,成为方圆几百里内的佛教活动中心。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大寺沟西面的悬崖峭壁之上。在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从内地去西域,在张掖以东,一般有北、中、南三条道路,炳灵寺就位于丝路南道上。犹其在唐代,由长安经河西再至西域,大多经由渭河河谷翻越乌鼠山至狄道(临洮),再经洮河到枹罕(临夏),由凤林(原永靖县城莲花堡)渡黄河,沿炳灵寺东侧附近的一条古道经今日之杨塔、王台,再经湟水、经青海乐都至西平(西宁),由浩门川(大通河)入大斗拔谷(扁都口)到河西走廊之张掖。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当时离黄河渡口不远的地方。
  下寺现洞窟192个(实际窟号编到195个,因1968年修建刘家峡水库时淹没了1号窟,石窟防水坝覆压了16窟、90窟、133窟,2002年5月恢复了16号窟,实际上1,90,133这3个洞窟是不存在的)。炳灵寺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大同云岗相媲美的北方著名石窟寺之一,l961年就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炳灵寺石窟群实际包括上、下二寺及二寺之间的洞沟、佛爷台、野鸡沟等几个部分,它们分布在长200米,高60米的悬崖上。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96个,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的有8窟25龛,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龛。炳灵寺石窟以下寺窟群最为集中,通常所讲的炳灵寺石窟常指下寺。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