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深圳汇成探测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唐长安城圜丘遗址位于陕西师范大学南操场东侧

发布时间:2018-11-11 人气:

  中国隋唐时期皇帝举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位于陕西师范大学南操场东侧。1999年对唐长安城圜丘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圜丘”又称“圆丘”,元代以后也称“天坛”,是皇帝举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圜丘是清乾隆年间在时代、清初圜丘的基址上改建的。隋唐圜丘遗址,建于隋代,唐代沿用近三百年,比北京天坛早一千余年,是全国范围内保留下来的惟一一处早于清代的圜丘遗址。
  明德门是唐长安城廓城南墙的正门,五个门道保存完好。圜丘遗址在明德门遗址以东950米,与文献记载相符。     圜丘遗址是隋代兴建的。在隋文帝新建大兴城时,已将圜丘规划修建在这个位置。该遗址高出现代地面8米,黄土建筑的坛体已经坍塌。考古工作者通过艰苦细微的工作,在倒塌的土层下揭露出残存的台壁根部,解决了唐代圜丘的基本形制。唐代圜丘为四层圆台,第一层(最下层)圆台面径约52.8米,第二层面径约40.5米,第三层面径约28.4米,第四层(顶层)面径约20.2米。每层的层高2米左右。各层圆台都设有十二陛(即上台的阶道,均匀地分布在圆台四周,呈十二辰分布。其 圜丘为素土夯筑而成,除了修补部分用少量的砖填垫外,没有发现砖石包砌的痕迹。圜丘的台壁和台面均用黄泥抹平,其上再抹一层搀和了谷壳和秸杆的白灰面,白灰面厚0.4~1.1厘米。因此,唐代圜丘的外观是洁白的坛体。
  自唐高祖到昭宗近三百年间,十九位皇帝都亲自在这个圜丘上进行过祭天活动,考古发掘揭露出来的多层白灰面的叠压,以及各层圆台直径和圆台高低有所变化,均反映出圜丘经过多次小修和数次大修。
遗址中出土一方泥质灰陶印,桥形纽,盝顶,器身呈正方形,表面光素无纹。边长15厘米,通高10厘米。此外同土一方石印,青黑色石灰岩,质地坚硬细腻,桥形纽,盝顶,器身大致呈正方体。边长约12厘米,通高11.5厘米。这两方印明显大于隋唐时期的实用印章,推测应是祭天过程中用来象征某一神祇的印玺。出土器物中还有汉白玉石器和滑石器,有可能是祭天过程中烧灼过的玉的代用品。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