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机:13316928767
微 信:572125708
邮 箱:tanbao918@126.com
地 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大冲社区华润置地大厦B座1104
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接受海外校友捐赠的一批战国竹简,共有2388枚(包括少数残断简,估计原有整简约在1700枚至1800枚左右),被学术界称为清华简。 目前清华简初步整理成果已经汇集成《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清华简对于先秦时期史学及...
鲜簋铭文共五行,44字。大意为在王三十四年五月既望戊午这一天,王在宗庙祭祀昭王。鲜受到王的褒奖,饮鬯酒,王赏赐了他三种祼礼所用的玉器和二十串贝。他为了感谢王的恩惠,乃作此器,由子子孙孙永远珍藏。鲜簋的重要性在于其铭文年、月、日、月相四要素...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于1981年发掘,该墓墓口之上有厚0.15米的花土。墓口距地表深3.45米,长方形,南北长3.03、东西宽l.53米。方向l96。墓口西北角被一商代灰坑打破,偏东侧有一椭圆形柱洞。墓圹口小底大,整个圹体呈梯形台状。墓底距墓口5.55米。墓圹四...
西周甲骨发现始于1952年(一说以1951年陕西彬县出土卜骨为西周甲骨发现开始),建国之前,学术界将甲骨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安阳殷墟甲骨方面,由于没有大规模的西周甲骨发现,西周甲骨研究一直处于空白。50年代以来,西周甲骨不断出土,学术界开始意识到殷墟...
康侯簋又称沫司土疑簋。通高24、口径41厘米。束颈,圈足较高。口下一周圆涡纹间四瓣花纹,前后中央有兽头突饰,腹饰直棱纹,圈足亦饰圆涡纹和四瓣花纹。双耳上端有兽头突起,两角高出...
何尊原为当地陈氏在断崖取土时发现,后在1965年售与废品收购站之后被宝鸡博物馆工作人员捡出。资料于1966年《文物》杂志发表,1977年对其进行清锈处理时发现其器底内有铭文,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唐兰、张政烺、马承源、李学勤等学者先后对其进行了研究。...
太一九宫占盘地盘扁平正方形,木胎,通体髹黑漆。每边长14.5、厚1.7厘米。内中心圆微凹,直径长8.2、厚1.5厘米(即较圆外部分薄0.2厘米)。在中心圆外,距盘边约1.7厘米处,有一用朱线绘成的正方形,把圆外部分分隔成内外两部。线外针刻朱描篆文四时八节(其中一半朱...
宰兽簋是西周时期重要的青铜器,目前共出土2件,应为一组器物。1997年7月陕西省扶风县段家乡大同村村民生产劳动时发现。研究者推测该簋系1971年前后当地宝鸡峡主干渠建设时从渠底墓葬挖出,后被堆积泥土覆压。经当地博物馆文保人员调查,干渠两侧分布较多西周...